开始添加辅食后,孩子依然夜奶不停?宝宝的“小秘密”值得去解读
-
有人曾经发起过一个投票:你认为生孩子后最让你无奈的是什么?其中包括了孩子总是哭,老公不给力,身材变形等选项,最终荣登“无奈榜”榜首的是——晚上睡不好。
在工作中,面对这么多挑战都依然游刃有余的家长,却都败在了“熬夜”的难题下,毕竟一天睡不好无所谓,每天都睡不好谁也扛不住。
所以当宝宝可以添加辅食时,家长们内心想必也是“普天同庆”,觉得终于不用再爬起来给娃喂夜奶了。
可是,有的家长却“欲哭无泪”地表示:辅食已经添加了,宝宝每晚怎么还是准时醒过来要奶吃呢?这个问题并不少见,我们一起来解决一下。
孩子添加辅食是带娃的“必走程序”
世界卫生组织和美国儿科学会建议:婴幼儿在出生后6个月左右,可以开始添加辅食。而《中国居民营养膳食指南(2016版)》中也提到了:婴儿在6个月左右,家长们可以根据宝宝的身体发育情况开始添加辅食,
简单来说,辅食是在孩子从母乳到大人饭过渡的重要阶段,但需要注意的是,刚开始吃辅食的时候,家长们不要操之过急,每天只吃一次,每次只吃一勺,而且质地要稀。
等宝宝满8个月后,可以看情况增加蔬菜泥、水果泥,等到宝宝满周岁之后,基本可以按照成年人一日三餐的习惯来吃辅食了。
那话说回来,开始添加辅食以后,孩子为啥却依然夜奶不停呢?
有的家长认为是辅食的营养不够,或者量太小,宝宝觉得饿才会这样。
其实宝宝白天吃辅食晚上喝夜奶,除了是没有吃饱以外,还有其他的一些原因,这些宝宝的“小秘密”值得家长去解读。
★考虑生理原因
宝宝从出生开始主食就是奶粉或母乳,从来没有尝试过其他的食物,在刚刚尝试辅食的时候,主食依然是奶,所以宝宝会维持自己基本的生活规律,选择去喝也就不足为奇了。
解决小技巧:家长们不用太过着急,在宝宝刚吃上辅食时千万不要急着给宝宝断奶,以免孩子出现不适应的情况,等宝宝将米粉喝习惯、养成吃辅食的习惯后,再慢慢给宝宝“戒夜奶”更为合适。
★考虑心理情绪原因
宝宝晚上起夜不一定是因为饿了,可能是白天过于兴奋睡不好。
研究表明,婴儿在满周岁后才具备“睡整觉”的能力,年纪小的孩子基本处于浅度睡眠状态。所以6个月左右刚刚学会爬的宝宝白天玩得那么开心,晚上就会睡不好了。
解决小技巧:家长们这个时期可以着手培养宝宝的睡眠习惯,每天到了固定时间就带着宝宝躺在床上,讲讲故事或听听舒缓的音乐,平静情绪,这样对宝宝以后的睡眠习惯也有好处。
★考虑萌牙因素
专家表示:婴儿在6个月左右处于“萌牙期”,这个周期会持续到两岁半左右。
处于萌芽期的宝宝牙龈又痒又痛,口水分泌很多,所以会觉得很难受,晚上睡不好也是情有可原。
解决小技巧:家长们可以给宝宝准备咬胶或磨牙棒,睡前让宝宝咬一咬,缓解不适。也可以在睡前用纱布沾着温水轻轻地按摩宝宝的牙龈,然后再睡觉。
★考虑环境因素
婴幼儿的体温调节系统并不成熟,触觉系统尚在发育期,所以会比成年人更加“畏冷畏热”,温度不合适宝宝也睡不好。还有诸如环境嘈杂,灯光太亮,被褥不舒服等因素对孩子的睡眠也有影响。
解决小技巧:家长们要给宝宝创造舒适的睡眠环境,睡觉的时候可以把空调温度适当调高,窗帘拉住,也不要随意地开小夜灯。
想取得辅食与奶的平衡,调整喂养方式与时间就成了不二之选
想解决宝宝的夜奶问题,辅食的喂养方式与时间就要好好安排。以下是一个比较科学的《辅食时间表》,家长们可以根据情况适当参考。
- 返回首页 打印 返回上页 下一篇